10月4日,2025“海口杯”帆船赛在海口FUNBAY自在湾街区顺利收帆。来自全国各地的60支船队、300余名选手竞逐海口湾,在碧海蓝天间历经激烈比拼。这场兼具专业竞技水准与全民参与热度的赛事,既彰显了海口得天独厚的水上运动禀赋,更以“赛事+文旅”的融合模式,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注入鲜活动能,成为海口“水上运动年”建设的生动注脚。
千帆竞逐:全民共燃海湾激情
本次赛事设置龙骨帆船J80、双体帆船Hobie Getaway和Hobie 16三个竞赛组别,计划进行三天共8轮(J80级别)和7轮(Hobie级别)比赛。经过多轮赛程,三个组别分别决出前六名参加颁奖仪式,共同瓜分14.8万元的赛事奖金。受今年第21号台风“麦德姆”影响,为保证参赛选手的安全,结合海事、气象、应急等部门的专业意见,经赛事组委会综合评定后,迅速启动了赛事熔断机制,同时依据赛事竞赛规程以及航行细则的相关规定,最终以前两日的竞赛成绩和积分来确定各参赛队伍的名次。
作为赛事核心竞技板块,J80龙骨船组别汇聚了国内顶尖航海力量。哪咤航海队船长周传成表示,“这次比赛的规模在目前国内来说肯定是属于比较大型的赛事了,参赛选手的水平都很高,竞争相当激烈。”最终钧鉴杨帆队摘得本组别的桂冠。船长曾志聪表示:“在海口比赛能拿到好成绩我们团队很开心,这次我们整体各个岗位做得都很棒。”上海淀山湖人队成员马骏表示,“这次比赛水平很高,场地非常不错,三面城市景观,一面自然海域,风摆很考验各支队伍。”
Hobie船型的两个组别中,Hobie 16的冠军归属于泰国船长WATIBOONRUANG TEERAPONG与李晨露搭档的YRAT队,他们表示提前观察了比赛水域的洋流和风向,在比赛中选择了合适的路线,因此最终获胜。“海口是个非常美丽的城市,非常适合帆船运动,很高兴能来这里参赛。”船长说道。
从辽宁锦州远道而来的锦州湾船队最终获得了Hobie Gateaway组别的冠军。船长王启光表示,“我们一直都非常喜欢海口这个城市和这里的海域,这次比赛来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,能够与大家一起比赛是很好的交流和进步的机会。”
出色的水域、细致的保障、完美的参赛体验,搭配自在湾的绝佳观赛场景,让2025“海口杯”帆船赛得到了各方的一致称赞。这场赛事的精彩,不止于短短赛期的争夺,更在于专业竞技的激烈比拼、全民参与鲜活场景的进一步延伸。
城赛共生:运动活力赋能消费升级
海口帆船运动的蓬勃发展,早已埋下深厚根基。这座城市的西海岸海域,凭借“气候好、风力好、风向好、沙滩好、海水好、海里无暗礁”的“五好一无”天然优势,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成为国家及各省帆船帆板队的冬训首选地;2020年,这里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“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-海南海口・帆船帆板”,毗邻的海口市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是亚洲最大帆船基地公共码头。
坚实的发展根基之上,赛事的安全有序更离不开多部门协同保障。海口市交通港航局、海岸警察第一支队、海事局等部门组建专项保障团队,通过划定专属航道、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、开展水陆联动巡查等措施,为赛事筑牢安全防线。这种规范化保障模式,与海南对水上运动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一脉相承,为各类水上运动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赛事与城市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,正将帆船运动的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。作为主会场的FUNBAY自在湾街区,积极打造海口湾核心亲水平台与体验服务中心,在赛事期间同步推出航海主题展览、水上运动体验、特色市集等活动,使得参赛选手与观赛市民和游客能够“可玩、可逛、可消费”,充分增加停留时间,真正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。这种“赛事搭台、消费唱戏”的模式,正是海口推动旅文体融合的鲜活实践,与城市培育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品牌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高度契合。
从赛事中的千帆竞发到岸边的消费热潮,2025“海口杯”帆船赛不仅展现了水上运动的独特魅力,更印证了海口“以运动激活城市、以赛事拉动消费”的发展路径。依托天然禀赋与数十年的发展积淀,海口正以“水上运动年”为抓手,让蔚蓝海湾成为体育竞技的舞台、全民狂欢的乐园与消费升级的引擎。